近日,Roku首席執行官Anthony Wood對外表示,隨著流媒體的快速發展,預計所有電視節目最終都將轉向流媒體平台,傳統的有線電視最終將消失。 根據尼爾森最新數據顯示,美國5月份的流媒體使用量大幅上升,份額達到31.9%,創下曆史新高,並持續搶奪其他媒體形式的份額。有線電視的份額仍領先,但從上個月的36.8%下降到了目前的36.5%;廣播電視使用率從24.7%下降至24.4%;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美國流媒體正在持續追趕有線電視,並有望在今後實現超越。 在過去幾年中,全球流媒體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在流媒體平台觀看內容,或者觀看互聯網直播頻道。在除亞洲以外的世界各地,聯網的電視大屏均是流媒體收視率的主要部分。根據Digital TV Research的預測,在電視流媒體化趨勢下,到2027年全球流媒體訂閱人數將增加5.5億,總訂閱用戶人數達到17.5億,其中美國流媒體訂閱用戶規模將繼續增長,預計到2027年訂閱量將達到4.56億。 隨著美國流媒體市場的快速發展,大量的美國“剪線族”轉向流媒體平台服務。在這個大的市場背景下,流媒體廠商Roku的發展速度非常顯著。從2017年第一季度到2022年一季度,Roku的活躍用戶從1420萬增至6130萬,增長了四倍多;流媒體播放時長從2017年的36億小時增加到209億小時,ARPU從2017年的13.6美元增加到42.91美元;年營收從2017年的5.13億美元增至2021年的27.64億美元,年複合增速高達40%。除此之外,Roku播放器占美國流媒體終端市場的49%左右,且在美國售出的智能電視中,包括TCL、夏普、飛利浦在內的有38%使用的是Roku的操作係統,這使得Roku成為美國流媒體平台的最大領頭者。 而在國內,我國電視收視格局已經從過去的以有線電視為主轉向現在的以互聯網電視為主。根據廣電總局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有線電視實際用戶數僅2.04億戶,同比下降1.45%,已連續6年下滑;而互聯網電視(OTT TV)用戶(即通過互聯網電視集成播控平台獲取廣播電視服務的用戶)已到達10.83億,同比增長13.4%。與受益於電視流媒體化趨勢而增長持續高企的Roku一樣,國內OTT TV市場也湧現了以當貝為領頭的大屏互聯網平台企業。當貝的業務與Roku類似,但在生態上比Roku更為完善,實現了在電視軟件、電視硬件、電視係統領域的完全打通,覆蓋互聯網電視產業全生態。 在軟件領域,當貝旗下大屏軟件服務了超過2億家庭用戶,擁有國內最大電視應用分發平台——當貝市場,擁有3000多款大屏應用App。在內容領域,當貝除了提供哈趣影視、葫蘆視頻、當貝酷狗音樂、當貝教育、當貝健身等自身優質應用服務外,還與“愛騰優芒”、B站和西瓜視頻等主流視頻平台建立大屏內容合作。在大屏終端領域,當貝旗下的當貝投影已成長為家用投影儀市場前二品牌,僅次於極米;當貝智能盒子在OTT盒子市場與小米盒子二分天下,尤其是在高端盒子市場,當貝盒子市場份額占比超七成。除此之外,SONY、LG等全球知名電視廠商在中國智能電視市場也采用了當貝OS定製操作係統。 隨著網絡視聽技術的發展,流媒體平台將會成為人們觀看內容的最重要的平台。目前,全球電視流媒體化還在進程中,部分國家/地區(除歐美、亞太等地區)的有線電視用戶向流媒體電視遷移率還比較低,這對於已在全球流媒體平台市場占據領先地位的Roku和當貝來說,將在全球電視流媒體化的趨勢中持續受益,未來增長空間仍然非常大。